首页 热点

3·15老人消费陷阱深度调查,3万元气血养生仪真相揭秘—家电外衣下的养身骗局

分类:热点
字数: (1439)
阅读: (4)
摘要:在每年的3·15消费者权益日,社会各界都会聚焦于各类消费陷阱与欺诈行为,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消费欺诈更是引人关注,近年来,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,不少打着“养生”、“保健”旗号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其中不乏以高科技、传统医学为噱头,实则质量低劣、功效夸大的产品,本文将以一起涉及3万元高价“气血养生仪”的案例为切……

在每年的3·15消费者权益日,社会各界都会聚焦于各类消费陷阱与欺诈行为,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消费欺诈更是引人关注,近年来,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,不少打着“养生”、“保健”旗号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其中不乏以高科技、传统医学为噱头,实则质量低劣、功效夸大的产品,本文将以一起涉及3万元高价“气血养生仪”的案例为切入点,深入剖析老年人消费陷阱,揭示其背后的猫腻与危害。

案例回顾:3万元的气血养生仪竟是普通家电?

张奶奶,一位退休多年的老人,在一次社区健康讲座上被一款名为“XX牌气血养生仪”的产品深深吸引,据销售人员介绍,这款养生仪采用最新生物电技术,能够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改善睡眠,甚至对多种慢性病有辅助治疗作用,是老年人养生的不二之选,在销售人员热情洋溢的推销和现场“体验者”的“现身说法”下,张奶奶心动了,最终花费3万元购买了这台养生仪。

当张奶奶满怀期待地使用了一段时间后,发现除了轻微的按摩感外,并无销售人员宣传的那些神奇效果,更让她震惊的是,一次偶然的机会,张奶奶在孙子的帮助下上网查询,发现这款所谓的“高科技养生仪”实际上只是一台功能简单的家用按摩仪,市场售价不过几百元到千元不等,且其工作原理与普通的电动按摩器无异。

猫腻揭秘:养身外衣下的多重陷阱

  1. 夸大宣传,虚假承诺:这是老年人消费陷阱中最常见的手法,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,夸大产品功效,甚至编造不存在的科技名词或医学理论,承诺能够治愈各种疾病,从而诱使老年人高价购买。

  2. 情感营销,亲情绑架:销售人员往往通过组织免费体检、健康讲座等形式,与老年人建立情感联系,利用他们的孤独感和信任心理,进行“亲情式”推销,一些销售人员还会定期回访,送小礼品,让老年人产生依赖感,难以拒绝购买。

    3·15老人消费陷阱深度调查,3万元气血养生仪真相揭秘—家电外衣下的养身骗局

  3. 伪造资质,混淆视听:为了增加产品的可信度,一些商家会伪造或夸大产品的认证信息,如虚构“国家专利”、“国际认证”等,让老年人误以为产品经过权威机构认可,从而放松警惕。

  4. 高价销售,利润惊人:这类产品的成本往往极低,但售价却能高达数倍甚至数十倍,商家通过高额的利润空间,支付高昂的销售提成和广告费用,形成恶性循环。

社会影响与危害

  1. 经济损失:对于大多数依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而言,一旦陷入此类消费陷阱,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,还可能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,甚至引发家庭矛盾。

  2. 健康风险:部分老年人因迷信这些产品的疗效,可能会放弃正规治疗,延误病情,导致健康状况恶化。

  3. 信任危机:频繁的消费欺诈事件,严重损害了老年人对社会的信任感,加剧了社会的信任危机。

应对措施与建议

  1. 加强监管,严惩不贷: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老年人消费市场的监管力度,对虚假宣传、价格欺诈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,提高违法成本。

    3·15老人消费陷阱深度调查,3万元气血养生仪真相揭秘—家电外衣下的养身骗局

  2. 普及知识,提升意识:通过社区、媒体等多种渠道,加强对老年人的消费教育和健康知识普及,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。

  3. 家庭关爱,及时干预:家庭成员应多关心老年人的生活,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,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的消费陷阱。

  4. 建立机制,畅通维权:建立健全老年人消费维权机制,提供便捷的投诉举报渠道,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。

3万元的气血养生仪事件,只是老年人消费陷阱冰山一角,在老龄化社会日益加剧的今天,保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,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,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,只有政府、社会、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,才能有效遏制老年人消费陷阱的蔓延,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。

伍胜号-伍胜新闻-伍胜资讯

转载请注明出处: 伍胜号

本文的链接地址: http://ai.farss.cn/?post=1214

本文最后发布于2025年04月17日13:13,已经过了5天没有更新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

()
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
评论列表:
评论本文(0)
empty

暂无评论